(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崔浩,字伯渊,北魏时期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道武帝之世,尚书郎邓渊奉命撰著本朝史,名《国记》,写了十余卷,尚未完成。太武帝拓跋焘命崔浩等人续写。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素与崔浩有隙,建议把《国记》刻碑立石,太子也表示赞赏。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不加避讳;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纷纷。太武帝大怒,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崔浩被捕后对自己所犯何罪,也不明白,惶惑不能应对,于是立即被诛杀。同时清河崔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北方士族在“国史之狱”遭到了沉重打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史之狱”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历朝政府重视修史的目的。
答案解析
(1)原因:从材料“《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不加避讳”;“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素与崔浩有隙”而建议“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纷纷。”许多“北方士族”因此遭到了牵连打击”;本人“惶惑不能应对”等可获得相关思路。(2)原因:可从材料“国史之狱”的作用、所学南北朝时代特征和北魏少数民族政权的特殊性等知识,从国家政治,文化意识等角度展开分析。
(1)原因:秉笔直书触犯了禁忌;鲜卑族和汉族门阀之间矛盾;小人的谗言;自身处置不当。(2)原因:彰显政权的合法性;强化意识形态控制;重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关试题
186 19 .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
6578 Scientists have w
[多选] 甲公司欠乙公司货款900万元不能偿
20世纪初,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社会思潮的主
(多选题)银行结算账户的撤消指存款人因开户资
(单选题)吴茱萸汤证的主要头痛部位在()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在16、17世纪以前
境外非政府组织未登记设立代表机构,可以临时在
新增脱贫攻坚资金、新增脱贫攻坚项目、新增脱贫
材料:2014年5月1日,11名维吾尔族青年
根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新闻工作
循环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
下列选项中,属于损害客户利益的欺诈行为的是(
作为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建设工程项目
男性,18岁。反复发作阵发性干咳2年,寒冷天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重心的
当建筑工程开工后,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
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指数由( )股票组成
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
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上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