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为了使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更好地遵循和贯彻这一宪法原则,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总则第2条。

材料二:从2013年7月1日开始,苏州重点整治为人诟病的“中国式过马路”。届时,对行人闯红灯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多人同时闯红灯的,将重点处罚“带头大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神圣的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2分)

(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是人们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早该受到责罚了。请你用《与法同行》的相关知识,列出认同这种主张的理由。(4分)

 

答案解析

(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1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分)共2分(2)应该处罚的理由: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③法律维护公共秩序;④法律维护公共安全;⑤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⑥公民有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公共秩序的义务。(4分)(每点一分,只要答中其中任意四点即得满分)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刑法要遵循和贯彻宪法的原则,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中国式过马路”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不负责任,这种行为受到法律的处罚,说明法律的作用,所以理由从法律的普遍约束力、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法律对公共安全的作用以及违法要受法律制裁等方面回答,注意看分答题,角度要多元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