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交往。
题目描述
【题目】明朝的对外交往。
(和平的使者)
材料一:1405年至1433年,郑和前前后七下西洋,带去中国的大黄、生姜、肉桂等药材;并从亚非各国带回乳香、龙诞香等特有的珍贵药材。郑和出使西洋时,从苏门答腊等岛带回苏泥勃青、胭脂石等色种,对明代的瓷器制造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郑和长达28年的航海活动中,还曾到达印度等地。他们带去了中国的丝绸、布缎、棉布等产品,并从印度购回各种布类,各色手巾被面等物品。
(抗倭纪实)
材料二:威继光为践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灭倭志向,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严格要求士兵,不准扰害百姓,做到兵民相体。
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
他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力量,有效地打击敌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在哪些方面与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明朝对外交往的哪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医药学;制瓷业;纺织业。(2)立志灭倭;带兵有方;军纪严明;战术得力;改革军制。(3)友好交往与冲突(战争)。明朝国力由盛转衰。
(1)根据材料一“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带去中国的大黄、生姜、肉桂等药材;并从亚非各国带回乳香、龙诞香等特有的珍贵药材…….”可知,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各国加强联系的方面:医药学、制瓷业、纺织业。(2)依据材料中“组织训练一支3000多人的新军。他治军有方。教育将士要杀贼保民,严格军事训练,搏演自己创制的鸳鸯阵”“威继光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其苦,严格要求士兵,不准扰害百姓,做到兵民相体;在战略战术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进攻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信息从训练军队、战略战术以及戚继光个人的军事才能等角度思考回答,如:立志灭倭;带兵有方;军纪严明;战术得力;改革军制。(3)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与外界的友好交往;而材料二则反映了明朝与外国的冲突;这两种方式演变的根本原因是明朝国力由盛转衰。
相关试题
2424 电泵的抽油过程是怎样的?7862
3207 一个固有长度为4.0米的物体,若以
【单选题】 关于医学伦理监督,下列说法错误的
Mary wanted to (), but
(单选题)在冲突识别模型中,主要包括()。
(单选题)成品球团矿筛粉可用于()。
(单选题)2004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
【标准答案】党章规定如何对党员进行组织管理(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
以下哪种击实方式适用于粘土()答案?
323.优选钻井参数的原则是( ) [单选题
某镇计划安排小蒋、小陈、小刘3名干部到甲、乙
企业对于资产组的减值损失,应先抵减分摊至资产
下列可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行政处罚的种类包
France and several oth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
目前有四种社会保障模式,其中贯彻“选择性”原
受力不大的齿轮可选用( )
患者,女性、28岁,因头晕、乏力1个月、孕3
噻马心胺是________________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