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20:10:26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题目描述

【题目】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材料一: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1982年现行宪法施行后,我国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对宪法作了四次修改(如下图)。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运用“与法同行”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必须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理由。

材料二:2017年8月1日,中央深化改革小组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提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2017年11月,江苏首批环境守护者上岗,通过公开招募和逐级评审,共有624名环保热心人士成为江苏首批环境守护者。环境守护者将成为江苏各级环保部门的“鹰眼”和“参谋”。比如带头践行和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对企业环境守法等情况及时督察;同时,他们将积极向环保部门提供问题线索,提出意见建议等.

(2)根据材料二,有同学认为,有了这些环保部门的“鹰眼”和“参谋”,江苏省的环境问题就高枕无忧了。请运用九年级“维护合法权利”和八下“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相关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相关知识,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原因,可以从宪法的地位和全国人大的职权两个角度阐述。围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修改程序较为严格、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等方面阐述。(2)评析题先回答对错,再根据知识点说明原因。有了这些环保部门的“鹰眼”和“参谋”,江苏省的环境问题就高枕无忧了。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努力。所以理由围绕国家完善法律法规、政府积极履行职责、社会营造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公民树立环保理念、落实环保行动等方面阐述。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江苏省环保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这些环保部门的“鹰眼”和“参谋”,这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体现,但认为“有了这些环保部门的“鹰眼”和“参谋”,江苏省的环境问题就高枕无忧”是片面的,江苏省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公民既要自觉守法护法,也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