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9 19:12:39

如果你校正在组织准备“反思历史,开创未来”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题目描述

【题目】如果你校正在组织准备“反思历史,开创未来”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后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材料一 三个甲午年,三个不同的“中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惨败的中国进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英勇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中国综合国力逐步跃居世界前列。2014年,又逢甲午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越来越近。

材料二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1)三个甲午年,三个不同的“中国”。请你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

(2)“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网上签名留言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写下你的留言。

答案解析

(1)题文中引用“三个甲午年”说明了时代的不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答此题,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年代,联系中国的具体国情,回答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依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说明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的成立,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与强敌的不竭力量之源。等等 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题文旨在加强对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为此,我们可以围绕着“牢记使命,爱国中华”等内容具体进行回答。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2)示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