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是: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后商鞅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管仲相桓公”最终实现了什么目标?
(2)材料二中哪一项变法措施最有利于秦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3)为了更好地推行变法法令,人们都在流传着商鞅将任命一名能干的县令并派他到远离国都的地区。这件事可信吗?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这两场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或“霸诸侯”)(2)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3)不可信;因为县令是由国君任命的。(4)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改革是国家富强的保证,我国应坚持改革,勇于创新等。
(1)根据所学知识,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2)根据所学知识,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最有利于秦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根据材料“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可知,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说明变法是成功的。(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办法的内容中,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知,“商鞅将任命一名能干的县令”的说法不可信;(4)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认识到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改革要制定适当的策略;改革是国家富强的保证,我国应坚持改革,勇于创新等。
相关试题
【判断题】 CRH2A(统型)动车组侧拉门压
【判断题】 风能的功率与空气密度成正比。【】
5688 您会建议使用哪项 vSphere
下列河流中,发源地不在中国的是()
(单选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
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隐私,下列行为中属于尊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内容包括
143. 143.关于网信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
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
2010/4/1A企业与B银行签订一份借款合
韶山3型电力机车牵引通风系统从侧墙百叶窗经滤
择表面涂层时需要注意的是( )
动物体型缩小和气候升温之间的联系不止出现在远
为什么说安全期避孕法不安全?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包括()Ⅰ.标的股票Ⅱ.
明朝改变了前朝开放、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实行
MPEG-7潜在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Word2000的表格是由若干行和若干列组成
下列哪个参数因资源安排,分配给多个项目的原因
《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