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06:26:19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

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

(1)请你就作物培植、农具改进各列举两项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

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2)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图三有何内在联系?

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摘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4)较之古代,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面对的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展览二、三的内容,谈谈古代农业对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解析

(1)结合所学回答,作物种植方面:我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农具改进方面:创制出曲辕犁、筒车等。(2)图一是铁制农具的使用,图二是“废井田,开阡陌”标志土地私有制的建立,图三反映的是小农经济促的特点----男耕女织,故三者的联系是: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促成了自耕农(小农)经济的产生。(3)根据“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知材料反映的主题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所以可拟出标题: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4)启示: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兴修水利、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和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之路等角度分析回答。

(1)作物培植方面:我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农具改进方面:创制出曲辕犁、筒车。(其他例子,如有代表性,符合史实,均可给分)(2)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促成了自耕农(小农)经济的产生。(3)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4)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兴修水利,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走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之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