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5:27:19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的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智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巴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到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

——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

材料二  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国。……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三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17年3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

答案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一“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等信息,从组成、作用、影响等方面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原因:根据材料一“ 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结合所学,从时代背景、国内政治、经济发展需要和西学东渐等方面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动机和原因。(2)表现:依据材料二“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等结合所学知识,从政体、政党、传统继承和行政权赋予首相等方面,说明英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的具体表现。不同之处:并对照材料一,根据材料二中“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做法和结果的不同之处。

(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取代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原因: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2)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构建法治的传统;议会下院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行政大权赋予首相;确立政党政治。不同:中国的法制改革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英国则重视继承传统;中国的法制改革没有摆脱专制体制的束缚,而英国则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