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6 19:20:38

对“男子私刻公章救病妻”的讨论中,栗子认为这位男子犯错就应受

题目描述

  单选题

  对“男子私刻公章救病妻”的讨论中,栗子认为这位男子犯错就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不然其他人也这么做社会就乱套了,这说明栗子的道德认识处于()。 A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B 惩罚与服从道德取向阶段 C 相对主义取向阶段 D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答案解析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题干中,栗子认为犯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明栗子认为法律是具有效力的,是可以维持公平的,因此,栗子的道德认识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D项正确。A项: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又叫“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习俗水平(10-20岁),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惩罚与服从道德取向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