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1 00:18:24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题目描述

【题目】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说明:

A. 孔子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秩序

B. 孔子思想杂合了西周的礼乐制度和韩非的法家思想

C. 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

D.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答案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孔子认为首先要做到礼乐兴,然后刑罚才能中正,民众才能安心。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追求的“仁”的至高境界,与“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故答案为D项。孔子提倡等级有序的社会,排除A项;孔子生活在韩非之前,不可能吸收韩非的思想,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