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8 20:48:31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

题目描述

  单选题

  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A “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B “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C “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D “官位论”价值取向

答案解析

[搜题无忧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的观点是:(1)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2)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3)教育是国家的事业;(4)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题干中,描述的“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更关注的是社会价值,所以反映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A项正确。B项:“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的观点是(1)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2)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强调教育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目标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官位论”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是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