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7:09:05

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侍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国处于今日恶劣的环境之中,不得不忍负重之苦心,来处理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一,指出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四,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

答案解析

第(1)问,“办法”,从材料一“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态度;从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周恩来的态度。“原因”,依据所学知识是阶级利益的不同造成的。第(2)问,“变化”,由材料三“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可以看出蒋经国的态度由反攻大陆转为保台。第(3)问,从材料“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政策”是“一国两制”。

(1)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准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和平协商,和平统一。双方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根本立场不同。(2)由反攻大陆到竭力保台。(3)关键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一国两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