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自己的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从1901年到1920年期间,中国历史表现为“谷底”……1921年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趋势就主要表现为“上升”了。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二: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美国《时代周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的角度来说,请问“沉沦”指的是什么?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沉沦”?1921年发生的什么事件使中国历史开始“上升”?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走了怎样的革命道路?最终标志着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事件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思考,哪一历史事件“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所走的民富国强道路指什么道路?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解析

(1)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或中共一大的召开。(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3)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或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美俄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至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历史开始“上升”。(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所走的民富国强道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开放性题目,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或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