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渎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渎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1)文中的“高祖”指的是谁?

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未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原文大意;西汉刚刚建立之初,同姓王很少,西汉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把土地分封给同姓王,随着诸侯王实力的膨胀,小诸侯贪赃枉法,大诸侯甚至发动叛乱,与中央对抗,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统一。)——《汉书.诸侯王表》

(2)为彻底解决“与中央对抗,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统一”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为实现思想“大一统’、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他又采取什么措施?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材料三丝绸之路路线图中的A、E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

材料四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

材料五  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社。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5)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答案解析

(1)刘邦(2)颁布“推恩令”;取消一些王侯的资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A:长安  E:欧洲(4)张骞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它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5)有利于更好的促进东西资源优化,推动社会加速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6年推翻秦朝统治,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刘邦终于击败项羽,一统天下。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国在封地内建立较小的候国,各个封国数目越来越多,封地越来越小,根本无力像"七国之乱"那样对抗中央。在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到达欧洲。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欧洲。(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贡献。“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共建丝绸之路的现实价值是主要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打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有利于经济交流,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