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建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建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圈满完威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以一届人大为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治化和民主化。

材料二:

材料三:建国初…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1)结合材料二,请你写出材料一中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

(2)材料三中“这种状况”是指什么?“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

(3)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请你归纳这些成就呈现出的特点。

答案解析

(1)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未占主体地位,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3)政治上:法治化,民主化;经济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1)通过材料一“1954年”“一届人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根据材料三“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可知,这种状况指的是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未占主体地位,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的改变是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3)材料一、二,反映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反映 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点为:政治上:法治化,民主化。经济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