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歌曲渗透着当时的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下面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歌曲渗透着当时的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大救星……”

——《东方红》

材料二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人民的大救星”指的是谁?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的巨变,其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导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毛泽东,新中国的成立。(2)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实施了一五计划;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4)创建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 (5)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依据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大救星……”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的大救星”指的是毛泽东,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的巨变,其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2)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是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土地改革;实施了一五计划;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等这些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大事。(3)依据材料三“一九七八”可知,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4)依据材料四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邓小平提出的创建经济特区的事情,1980年,我国创建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 (5)依据材料五“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导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