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4:22:07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证明,长达五百多年的明清两朝是一个长期停滞的时期:从1300年到1800年的五百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零。而这五百年里,……外部世界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成十倍成百倍地往前狂奔的时候,我们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一样,在一棵枯树下酣睡了五百年。

中国与欧洲人均GDP比较

(安格斯·麦迪森制表,单位为国际元)

这一觉睡到1840年,国门被枪炮打开,但在很长时间里还是没有清醒过来,要到1894年的甲午海战打完,才说“一战而全民皆醒矣”。所以这一段时间,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一个要深刻反思的时期。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据材料一,列举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并指出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甲午“一战而全民皆醒矣”?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可知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由礼部、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根据所学侵华战争的影响可知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或者是中国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到走上学习西方的近代化之路。(2)注意仔细分析“全民皆醒”。如果赞成,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群众基础等方面强调人民觉醒的广泛程度;如果反对,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群众基础等方面强调社会发展的不足。

(1)演变:由礼部、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再到外务部。趋势: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若答中国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到走上学习西方的近代化之路亦可。)(2)同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思潮盛行;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不同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艰难,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民族资产阶级政治运动连连失败,中国半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思想领域的变革缓慢;广大群众参加革命的热情不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