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主要矛盾之一。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主要矛盾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加强了君权,从而使相权在实际上有所分散。宋代的办法是将宰相领导的六部变成虚职,新设其他职务去掌握实权……他们的地位虽略低于宰相,但都直属于皇帝,秉承皇帝旨意处理政务,不再是宰相的下属。宰相由“事无不统”,变成了纯粹的民政长官。

——摘编自《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材料二  皇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这就使他自己肩上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对充满干劲的洪武帝(朱元璋)来说也许是合意的,但对以后那些更冷漠的诸帝来说则并非如此。

——摘编自《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

材料三  雍正时期的军机大臣,不过是传旨办事,对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雍正帝创立军机处。把它和奏折制度相结合,即以朱批谕旨答复臣下奏折,召见军机大臣授以政事机宜,天下庶务总归他一人处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为加强君权所实行的制度是什么?概括唐宋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共同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洪武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武帝这一做法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军机处”的设置有何意义?

(4)君权与相权之争以君权的胜利宣告结束。这一结局对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解析

(1)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的权力。(2)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明代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不过也使皇帝处理政务负担更大。(3)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4)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为加强君权所实行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中央设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宋代的办法是将宰相领导的六部变成虚职,新设其他职务去掌握实权”,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共同措施分割宰相的权力。(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帝“变成了他自己的宰相”;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明代废除丞相,加强了皇权,不过也使皇帝处理政务负担更大。(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奏折制度相结合,即以朱批谕旨答复臣下奏折,召见军机大臣授以政事机宜,天下庶务总归他一人处理”可知,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4)依据所学可知,君权与相权之争以君权的胜利宣告结束。这一结局推动了中国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