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13:51

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历代统治者的改革都十分重视保护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历代统治者的改革都十分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情之农勉疾。商不得籴,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则欲农。窳情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商君书·垦令》

材料二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宋会要辑稿食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为扶植小农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什么惠农措施?分析其实施的主要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政治的视角指出两次改革惠农措施的相同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

(1)由材料“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 ”,可以归纳为:禁止粮食买卖,结合所学,商鞅变法为扶植小农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具体措施还有:重农抑商;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士地私有);奖励耕织。(2)由材料“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可以归纳为:青苗法。由材料“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可见,其目的是: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剥削,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保证农业生产的进行。(3)商鞅变法是要建立封建社会统治秩序,而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当时宋朝的社会危机而来,都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都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1)措施:禁止粮食买卖;重农抑商;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士地私有);奖励耕织。(2)措施:青苗法:目的: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剥削,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保证农业生产的进行。(3)作用: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