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23:15:57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题目描述

【题目】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近年来,从华北到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种情况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是措施类题目,措施的主体是公民,围绕治理雾霾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有序的政治参与等角度回答。保护环境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公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在治理雾霾中,公民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信息,可以监督有关部门的工作;公民要有序参与,遵守宪法和法律。

(1)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2)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公民要支持相关部门的治理工作,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依法行使监督权(民主监督),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工作,敢于同破坏生 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4)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 (5)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参与到治理雾霾过程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