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7:59:13

2016年9月24日,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1000

题目描述

【题目】2016年9月24日,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1000天。在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改组会议27次,审议文件162份,为全面深化改革“立柱架梁”。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眼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从进度看,这1000天的改革蹄疾步稳,框架搭建日趋明朗。

数据对比最是直观: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央深改组审议文件37个;2015年“全面深改的关键之年”,审议文件65个;2016年全面深改“施工高峰期”,前8个月已审议文件60个。改革任务、成果同步递增。

柱立则墙固,梁横则屋成。经过1000天的设计、搭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厦”夯实地基,确立框架,进入扎实施工的高峰期。

结合材料运用量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的分析说明“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的合理性。

 

答案解析

本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量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考查量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设问指向“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十分明确即“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该原理包括了三点:一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二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三是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由此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改革分析具体做法,实现世界观、方法论与材料分析的结合。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经过1000天的设计、搭建,审议落实多部改革文件,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厦”夯实地基。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经过1000天的设计、搭建,改革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我们应该抓住机会让改革更加深入全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