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这时期倭寇为祸最烈的是南直隶、浙西一带,包括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这时期倭寇为祸最烈的是南直隶、浙西一带,包括应天、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杭州等府,即明朝最富庶的江南地带。倭寇一路烧、杀、抢掠,破坏交通设施以防明军追击,劫掠人口卖回日本,或用以延缓明军追击。到了嘉靖26年(1546年),甚至形成“倭寇百艘久泊宁、台,数千人登岸焚劫”的局面。

材料二:戚继光率军抗倭时,有一次临时派他的儿子做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到达。戚继光军令如山,他的儿子被军法处置。

材料三: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1)材料一中的倭寇主要来自哪个国家?给当地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表达了戚继光的什么志向?

(4)请用一句话对戚继光进行评价。

答案解析

(1)日本;倭寇到处烧杀掳掠,百姓生命财产损失严重。(2)政府的支持;戚家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戚继光本人文武双全,才智超群;广大人民的支持。(任意两点)(3)表达了消除倭患的志向。(意思相近即可)(4)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倭寇主要来自日本;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倭寇一路烧、杀、抢掠,破坏交通设施以防明军追击,劫掠人口卖回日本,或用以延缓明军追击。到了嘉靖26年(1546年),甚至形成‘倭寇百艘久泊宁、台,数千人登岸焚劫’的局面”可知,倭寇到处烧杀掳掠,百姓生命财产损失严重。(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进入福建、广东等地,消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3)依据材料信息“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结合所学可知,此诗句表达了戚继光驱逐倭寇、拯救百姓于水火的志向。(4)依据所学可知,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