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1:24:38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

图二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

图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

请回答:

(1)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维纳斯》这样的杰出艺术作品的原因。

(2)从图二到图三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请列举出两位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或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其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性之美的?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政治学有一个重要原理: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抓住这一原理就很轻松的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为小。关键抓住图二、图三所提示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答出社会思潮的变化,继而就知道影响变化的因素。变化:从迷信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而原因可从经济、阶级和思想等方面作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可以答成: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1)古希腊对人的重视(或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工商业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前提。(2)变化:从迷信宗教神学到提倡人文主义。原因:14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西欧出现、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享乐,要求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3)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教会的腐败,肯定了人性。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画中人物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突出了人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