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以“洛阳的变迁”为主题,开设以下三个综合探究栏目。请仔细
题目描述
【题目】某校以“洛阳的变迁”为主题,开设以下三个综合探究栏目。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栏目一千年帝都
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先后有十三朝定都于此,有"千年帝都"之称。
栏目二帝都风貌
栏目三帝都风采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阅读栏目一,请列举北魏迁都以前两个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政权名称。
(2)栏目二文物均出土于洛阳,属于北魏时期。其中的墓志中还出现了“德”“孝”“仁”等字。请结合所学,说明文物一、二反映的孝文帝改革措施(两条)。
(3)结合栏目一、二,分析栏目三中洛阳形成“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风采的原因。
答案解析
(1)东周(春秋、战国);东汉;魏(三国);西晋。(2)穿汉服;汉姓(汉语);提倡以孝、仁等儒家思想来治国。(3)帝都基础;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具体政策);民族融合。
(1)阅读栏目一的“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先后有十三朝定都于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建立;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都洛阳;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分析栏目二的文物一,可以看出出土的文吏俑身穿汉服,故反映的是魏孝文帝改革的穿汉服;文物二的“元”反映出魏孝文帝改革的改汉姓;墓志中出现了“德”“孝”“仁”等字,反映出魏孝文帝改革的提倡以孝、仁等儒家思想来治国。(3)洛阳是东周、东汉、魏国、西晋的都城,具有帝都基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洛阳形成“礼仪兴盛,人才济济”的风采。
相关试题
25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答案
(单选题)1s用力呼气量占标准1s用力呼气量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_____的公民
(多选题)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承办银行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
(单选题)在全科诊疗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重要
小雯同学根据达州市2016-2018年政府工
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负责的行为会受
小明在班会上作自我评价,我虽然其貌不扬,但我
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让我们站在
中美关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该专题大约
简述零星费用报销支付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
分享经济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经济,它通过
关于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
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是指不会引起菌体死亡的温
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往往存在()三种典型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河南出土的商代文物“司母戊鼎”是什么材料制作
以下哪种工具结构不是枪式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