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题文)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

题目描述

【题目】(题文)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的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2)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戊戌变法)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取得什么成果?

(3)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打出“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任举2个代表人物。

(4)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什么原因?

答案解析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创办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2)、戊戌变法中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中国无法富强。内有封建势力的制约,外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只学习西方的皮毛,而没有改变自己的体制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过程,第一阶段是在经济领域中(经济上的工业化)的探索: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进行了洋务运动,但是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因此,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做的尝试,即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派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创办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过程,第二阶段是在政治领域中(政治上的民主化)的探索:19世纪末,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取得的主要成果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过程,第三阶段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的探索:1915年开始,资产阶级先进的知识分子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化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因此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打出“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具有空前影响的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里,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探索,但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究其原因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中国无法富强;内有封建势力的制约,外有帝国主义的干涉;只学习西方的皮毛,而没有改变自己的体制等。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