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以下是某同学在《梦回秦朝》一书中看到的三段材料,结合所给信息

题目描述

【题目】以下是某同学在《梦回秦朝》一书中看到的三段材料,结合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正确”,否则划“错误”。

材料一  咸阳人李良出生在公元前249年,20岁时去南方,由于各请候国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各地的文字、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不一样,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

材料二  李良3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宇、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战争也平息了,旅途方便多了。

材料三  40岁那年李良和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译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时到达。接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1)李良20岁时中国处于春秋时期。

(2)灭六国,结束这种“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局面的是秦始皇。

(3)李良30岁时,路上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

(4)材料二中,如果李良想要写一封家书,他使用的字体是小篆。

(5)材料三体现了秦朝法律严苛。

(6)由上述材料可知,秦朝短命速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答案解析

(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正确

(1)依据材料一“咸阳人李良出生在公元前249年,20岁时去南方”可知,李良20岁时,正是公元前229年,当时的中国处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故本题干表述错误。(2)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因此灭六国,结束这种“战争连绵不断,局势混乱”局面的是秦始皇。故本题干表述正确。(3)依据材料二“李良30岁时又去南方,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宇、货币、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可知,李良30岁时,正是公元前219年,当时的秦朝在公元前221年已完成了国家统一,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统一的货币—圆形方孔铜钱。故本题干表述错误。(4)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此材料二中,如果李良想要写一封家书,他使用的字体是小篆。故本题干表述正确。(5)依据材料三“40岁那年李良和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到大译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时到达。接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可知,材料体现了秦朝法律严苛。故本题干表述正确。(6)依据上述材料可知,秦朝短命速亡的原因是由于秦的暴政。故本题干表述正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