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步骤一:举步维艰

图1  江南制造总局

图2  汉阳铁厂

图3  京师同文馆

图4  北洋水师

(1)图1至图4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

栏目二:柳暗花明

(2)阅读图6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2)途径: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估价和民族共同奋斗;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3)成为领袖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作用: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根据图1至图4这四幅图可知,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创办新式学堂,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2)由图6知,这个人物是孙中山,由材料“积四十年只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可知,孙中山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但孙中山的“自由平等”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因为,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直到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3)由栏目三中的材料“陈独秀,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等可知,这些人物只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是因为他们都曾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他们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