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4:35:48

理学重道德的修养固然不错,其对于中国社会日后发展贡献,也不容

题目描述

题目

理学重道德的修养固然不错,其对于中国社会日后发展贡献,也不容忽视,但不能否认,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轻视事功的倾向,还有它那过分的内省自律,正好为专制帝王起到了为渊驱鱼的效果。读书人的大丈夫气慨日渐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从梁山泊里诞生。宋、明两次亡于外族,无疑与宋代以来主流思想的自宫与内敛不无干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理学特有的价值取向遵循了古代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B:理学所倡导的精神导致古代读书人中很少出现英雄豪杰
C:读书人大丈夫气概的缺失和理学自身的特点有关
D:宋明两次亡于外族,理学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答案解析

该文段为“总-分”结构。这段话首先对“理学重德”进行了肯定,紧接着一个“但”字表示转折,阐明了中心观点,即理学的发展与统治者的统治残暴的统治相匹配,而后文所举的“读书之人”、“英雄豪杰”和“宋、明亡于外族”的例子,都是对这一中心观点的论证,A项为文段中心意思的同义替换,故A项当选。 B、C、D项表述均是文段中用来证明中心观点的例子,并非文段重点,故B、C、D项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答案: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