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正逢南京大屠杀80周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
﹣﹣澎湃新闻
材料二:80年前,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血腥屠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但是今天的日本教科书不断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修改”。其中,有4种教科书竟然把杀害中国平民的人数仅写为“大量”,有2种还把南京大屠杀改称“南京事件”,肆意篡改历史。在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上,日本已经越走越偏。
﹣﹣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部分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十四年抗战”起点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2)材料二中日军在南京共杀害中国军民多少人以上?在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上,日本为什么会越走越偏?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和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的战役。你认为抗战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
(1)1931年;九一八事变。(2)30万;日本在极力的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侵华战争。(3)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国共两党合作基础上的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团结,抗争。(4)传递出中华民族对人权和文明的态度;传递出中华民族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让我们铭记历史和国耻,促进中华民族的更加强大。
(1)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是指1931﹣1945年,是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面开战的,局部抗战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全面开战开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2)依据所学可知,南京大屠杀是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在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上,日本在极力的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侵华战争。(3)依据所学可知,百团大战参加作战的中国军队包括八路军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与当地民兵。也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之后参与较具规模的战役。战争初期战报统计(第一阶段)共达一百零五个团,因此定名为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依据课本内容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是国共两党合作基础上的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团结,抗争。(4)依据所学可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传递出中华民族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让我们铭记历史和国耻,促进中华民族的更加强大等。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81.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
[单选] “保泰松减慢肾血流,使合用甲氨蝶呤
(多选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
(单选题)不属于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的有( )。
(单选题)假定某经济体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
某校不久前进行校舍改造,高中部学生入住公寓后
(单选题)以下与原发性肝癌发病无关的因素是(
为促进与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在
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
【单选题】 依照《电子商务示范法》规定,确定
发生水污染事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5世纪前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A
关于陆地水及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风力机的叶片宽度、叶片数与转速成正比。
党员的党龄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股份公司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股份公司专
会员制期货交易所中交易规则委员会,负责起草交
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