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7:39:56

2019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

题目描述

【题目】2019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4周年纪念日,我们永远铭记这个光辉的日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春愁》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1931年和1937年为界,日本侵华战争达到了一个高潮。                             

   ——《漫话抗日战争》    

材料三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材料一诗中日本是在哪次战争后,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作者以“春愁”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材料二中所说“1931年和1937年”分别指日本发动的哪两次侵华事变?中国哪次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8年抗战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国际意义。

答案解析

(1)战争:根据材料“去年今日割台湾”可知,这一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条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日本割走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情感:根据材料“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可知,《春愁》抒发了作者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或爱国之情。(2)侵华战争: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1931年和1937年为界”可知,日本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会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最大胜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正面战场在1938年取得的最大胜利。(3)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可知,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4)意义:根据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可知,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条约:《马关条约》。情感: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或爱国之情。(2)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4)意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