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8:35:25

封闭与开放

题目描述

【题目】封闭与开放

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有关部门)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材料二:顺治末年,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在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无赦。

——《台湾外记》

材料三: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卷二十三

材料四:汉唐……魄力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毫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到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

——《鲁迅全集》第一卷《看镜有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明清对海外贸易的政策有何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四,说明明清政府推行这些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政策造成的影响。从中你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和材料二中“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分析得出: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海禁”。(2)依据材料中“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得出: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自大保守的天朝上国心态;依据材料中“每遇到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逃避,退缩”得出:戒备西方,自保防卫;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沿海海盗、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的危害: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据此组织语言,言之有理即可。

(1)出于加强统治的考虑禁止民间海外贸易。(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大保守的天朝上国心态、戒备西方,自保防卫;沿海海盗、西方殖民势力东来的威胁。(3)影响:错失了工业化的良机、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孤立于世界历史潮流、并进而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反对自我封闭;不要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