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应对恰当,危中有“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应对恰当,危中有“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川幕府统治集团背负的历史包袱过于沉重,使它在严重民族危机面前无力带领日本渡过难关。1867年一批受洋学熏陶、强烈向往现代工业文明的下级武士,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抬出已被历史遗忘的天皇……。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的“严重民族危机”指的是日本遭到哪国的侵略?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是如何摆脱这场民族危机?

材料二  不少人仍然主张沿老路走下去……但列宁是实事求是的……了解到农民并非受人煽动进行反党活动。他意识到苏维埃政权的基础——工农联盟出了问题。解决危机的办法除了坚决镇压叛乱,还必须改弦更张,特别是改变对农民的政策……。

——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老路”指的是哪一政策?列宁是如何“改变对农民的政策”的?

材料三  1932年,美国经济正处于近代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当时,美国失业率高达约25%。面对上述危机,富兰克林·D·罗斯福接受提名,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誓言自己将“为美国人民推行新政”。

——埃里克·劳赫威《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中文版)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新政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

——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面临什么严重问题?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怎样的转移?

 

答案解析

(1)美国。明治维新。(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的剩余农产品实行自由贸易。(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答新经济政策也可酌情给分)(3)摆脱经济(大)危机。国家干预经济。(4)“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左”倾错误未能纠正。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明治维新前的“黑船事件”是指19世纪中期美国侵略日本,迫使日本开放国门。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大力向西方学习,结果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不少人仍然主张沿老路走下去”和所学,可知是俄国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围绕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措施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1932年,美国经济正处于近代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可知新政直接目的是摆脱经济大危机。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指导或宏观调控。(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和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以及“左”倾错误未能纠正。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由阶级斗争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