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

题目描述

【题目】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材料三  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制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诗中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哪里?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简述这次会议是“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的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

答案解析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会宁会师。(2)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在甘肃的会宁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2)材料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结合题干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的爱国主义精神。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