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题目描述

【题目】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除序言外,共7章60条,它肯定了人民革命的胜利成纵果,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基本政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不管从内容上还是从法律效力上看都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在我国宪政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哪次会议制定的?它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人民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称“五四宪法”。“五四宪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

(2)“五四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三  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文化大革命”后,国家加强法制建设,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将此前的宣誓词“拥护宪法”修改为“忠于宪法”,新的宣誓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3)请列举一例,说明“文化大革命”践踏了宪法尊严,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史实。当前,国家提倡“忠于宪法”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临时宪法。(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刘少奇冤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行动的准绳,以宪法规范国家和个人行为才能维护社会安定与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践踏了宪法尊严,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被迫害致死,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第二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行动的准绳,以宪法规范国家和个人行为才能维护社会安定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