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12:21:50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扬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为什么?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 有何关系?

(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中的史料价值。

 

答案解析

(1)这一题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所以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中的“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再结合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的态度即可回答此题。(2)是否成立:需要结合材料一去判断。从材料一的“9月21日(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可知不成立,两者先后顺序是关键。关系:从材料所述“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可知袁告密“加剧了政变的激烈强度”。(3)这属于史学理论方面的考题。由于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当事者,他们的叙述比较容易加入自己主观的感情进去,所以不能单方面把它作为证据,而不考虑别的方面的材料,如果有清政府方面的材料,两者一致的话,最能说明和证明历史的真实。应注意的问题:注意孤证不立,最大限度的搜集不同类型的材料来相互印证,才能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的真实。

(1)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华;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守旧势力恐慌;变法急于 求成,策略不当;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足在戊戌政变发生后,袁世凯的告密加剧了政变的剧烈程度和事态的扩大。(3)是当事人的陈述,属于第一手材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当事人的陈述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或偏见,应加以鉴别。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