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2:46:54

科技创新促提升

题目描述

【题目】科技创新促提升

材料一:厉害了我的国!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还是世界首条海底深埋沉管隧道。在建桥过程中,仅专利就创造了400多项,同时还创造了七项世界之最。

从梦想到现实经历了两代工程专家,即香港实业家、工程专家胡应湘和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的四次相遇,两人有了人生中长达30多年的交集。9年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穿针”,构筑起全长55公里的世界级跨海通道。

(1)“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能够变为现实基于哪些原因?

材料二: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创新型强国转变,必须创新先行。在全球化竞争中,唯有创新才是制胜的利器。而创新离不开改革,创新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国家重视创新,有了好土壤,不愁长不出“科技种子”。

(2)向创新型强国转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创新方面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3)创新离不开改革,请概括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4)创新离不开好政策,你认为国家有哪些好政策促进创新?

答案解析

(1)仔细分析题目要求,要实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需要我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这是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的表现。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我国取得科技创新成就的原因。结合课本内容,我们主要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实力提供物质基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学家们的敬业精神以及建设者的艰苦努力等角度具体进行回答。(2)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对我国科技现状的劣势的认识和把握。我国在创新方面,虽然在某些领域面临优势,但由于其存在的不足(劣势),导致我国一定要加快创新的步伐。所以,我们需要从科技创新的劣势的角度进行认识,所以,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据此进行回答。(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对创新与改革的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从改革促进创新、创新推动改革、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等方面进行回答。(4)我国为创新而采取的政策,可以从实施的战略以及相关政策的角度进行回答。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的鼓励大众、万众创新等政策进行说明、组织问题的答案。

(1)①中国的快速发展为建桥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高了我国的创新能力。③两代工程专家的敬业精神和建设者的艰苦努力。(2)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3)改革促进创新,创新推动改革,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