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读图与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读图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1)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上古时期的社会状况恶劣,面对这种困境,北京人是怎样生活的?

(2)指出下图中A、B分别代表的文化遗址。

A                  ,B                   。

(3)结合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答案解析

(1)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同大自然进行艰苦斗争;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已知道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2)A是半坡遗址,B是河姆渡遗址。(3)A粟半地穴式圆形房屋;B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1)依据材料一“人民少而禽兽众,人不胜禽兽虫蛇”,可知,当时人少禽兽多,人类无法战胜禽兽虫蛇。结合课本所学,为了要生存下去,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同大自然进行艰苦斗争;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由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 可知,当时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了,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2)依据图片可知A处于黄河流域,B处于长江流域。结合课本所学,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生活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长江流域最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故B是河姆渡遗址;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是黄河流域原始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故A是半坡遗址。(3)依据表格:A约六千年,黄河流域,可知反映的半坡原始居民。结合课本所学,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的房屋,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依据第二问已知B是河姆渡遗址。据所学,生活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居住着干栏式的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