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臣之妻私臣(_____)

(2)王之蔽甚矣(_____)

(3)期年之后(_____)

(4)但爱鲈鱼美(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1)臣 之 客 欲 有 求 于 臣

(2)出 没 风 波 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以战

A. 皆以美于徐公    B. 即以斧破其背

C.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D. 以其境过清

【5】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邹忌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是古代臣子忠君爱国的代表。

B. (甲)文中,邹忌婉言进谏,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讲究方式。

C. (甲)文运用设喻的方法,以事喻理,以小喻大,形象生动。

D. (乙)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人物、事物,表达出不同寻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6】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乙)诗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译文  甲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乙文参考译文:江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鲈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波去捕捞的,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蔽(形容词用作动词,受蒙蔽)、但(只是)”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弗:不。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是使动用法。【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故句子划分为:(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2)出没/风波里。【4A项,“认为”;C项,表示“把……作为”;D项,“因为”;B项与例句都是“用,靠”的意思。【5A 错,甲文未体现不畏强权。【6这首诗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