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探究宋元历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探究宋元历史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制度创新)

 

 

 

(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A,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税收的权力,后又陆续在地方设置B,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据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段材料中A、B的名称。由第二段材料可以获取什么主要信息?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民族交融)

(2)图中①、②两个政权分别是哪两个民族建立的?元代形成了哪一新民族?

(科技引领)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宋代这一“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在元朝有何新发展?

(经济繁荣)

 

 

 

 

 

11—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吴钩《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4)据材料写出宋代的三项重大经济成就。

(社会风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5)材料中的诗词分别描绘了宋代哪些节日?

 

答案解析

(1)A:通判;B:转运使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2)①契丹②女真;回族(3)活字印刷术;木活字(4)①经济重以南移②海外贸易繁荣③出现了最早的纸币(5)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1)根据材料“(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A,以分知州的权力,后又陆续在地方设置B,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后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根据“(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世祖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行省制度。(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西夏、北宋并立的政权①是辽,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与西夏、南宋并立的政权②是金,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元朝时,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原地区,他们与汉、蒙等民族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3)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朝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4)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根据“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宋朝海外贸易繁荣。最后一张图片反映的是宋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有了极大发展,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在四川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出现一个方面体现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根据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知,反映的是春节。根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宵节,根据“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端午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