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在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在人类历史上,社会进步往往与改革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纽约时报》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先生,感谢上帝,让我遇到了您,我现在好多了。我已经走出经济危机这可怕病症的阴影了,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我尤其要感谢您,缓和了我的社会矛盾,避免了我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哦,对了,非常感谢您给我写的新药的特点,我们资本主义大家庭里的好多家庭成员都按照您的处方治疗,效果都不错……”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先生”指谁?“新药的特点”是什么?哪一味“药”增加了就业机会?

(2)材料二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提出了什么总方针?在这场社会变革中,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格局?

(3)简要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有何共同作用?

(4)综上所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可以有互相借鉴的宝贵经验,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兴建公共工程。(2)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3)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经济建设一定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大危机,所以材料一中的“先生”指谁罗斯福,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所以“新药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兴建公共工程增加了就业机会。(2)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1985年开始,我国对城市进行改革,最终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3)本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不仅摆脱了经济大危机,而且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中美两国改革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无论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还是中国的改革开放都让我们认识到,要坚持改革,改革和经济建设一定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