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4:55:02

从2016年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

题目描述

【题目】从2016年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关链接: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问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案例:某校初中生小田,自开学以来,多次受到同学小张、小叶等人的欺凌,导致情绪反常、精神恍惚,学习状态受到影响,成绩不断下滑,痛苦不堪。

材料二:关于校园欺凌,各方有话说

(1)根据材料一,请判断校园欺凌会侵犯学生的哪些权利?

(2)阅读案例,假如你是受害者小田,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根据材料二,请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就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仔细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语句,结合知识点作答。“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属于侵犯人格尊严权或名誉权的表现,“敲诈勒索”属于侵犯财产权的表现,“殴打”属于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表现,(2)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知识点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从非诉讼和诉讼两个角度,围绕先与父母、老师求助,再向学校反映、然后报警,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阐述。(3)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清角度,一个从青少年不去当施暴者的角度,围绕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道德修养、调控情绪、尊重他人等方面阐述,另一个角度就是受害者,围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敢于斗争等方面回答。

(1)①名誉权(人格尊严权)、财产权和生命健康权.(2)首先向家长、老师求助;再向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反映;若还不行,再向公安机关报警等非诉讼途径解决.以上方法都不行.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3)①青少年要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和道德水平.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②青少年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自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勇于同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