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天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是多少?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三  如图: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柱状图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风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4)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解析

(1)1950年—1952年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2)重工业。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或“左”的错误)。(4)变化: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主要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联产承包。)(5)应当遵循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天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可知,土地改革从1950年开始到1952年结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重工业发展最快;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 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5)开放性题目 ,应当遵循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