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天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是多少?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三 如图: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柱状图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风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4)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解析
(1)1950年—1952年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2)重工业。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或“左”的错误)。(4)变化: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主要原因: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联产承包。)(5)应当遵循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天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可知,土地改革从1950年开始到1952年结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土地改革摧毁了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重工业发展最快;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53---1957年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 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粮食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5)开放性题目 ,应当遵循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
相关试题
480 若仅比较不同数列中两个标志值偏离各自
82.“三会一课”制度的内容是支部党员大会、
(判断题)微波是一种介于无线电波和光波之间的
(单选题)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
古今中外,绘画作品中最普遍的形式因素就是线条
【填空题】 配送按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人口
【单选题】 患儿,12岁。夜间齘齿,腹胀明显
战国时期楚国的“郢爰”(“郢”为楚都城名,“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
关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在换热器单元操作中,当泵P102A出口压力P
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氢气瓶的使用年限为()年。
滚动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的材料一般用含铬合
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主要受( )的影响
气液两相在垂直管中流动的流态为:()、()、
直接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双星被称为目视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