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8:56:48

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阅

题目描述

【题目】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贯穿历史的制度)

材料一: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你能区分以上三幅示意图分别代表哪个朝代的制度吗?

(照耀古今的文化)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最能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

(辉煌一世的经济)

材料三: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以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3)“开元初”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根据图一“皇帝、太尉、丞相”等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加强统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根据图二可知,图二反映丞相制度被废除,反映的是明朝,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根据图三“行中书省”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元朝,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2)根据材料二“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最能代表“民本思潮”的思想流派是儒家学派和墨家学派。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代表人是墨子。最能代表“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是法家学派,韩非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商鞅也推崇法家学派思想。(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第二小问,根据“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可归纳出唐玄宗经历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根据“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可归纳出即位后励精图治 ;根据“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可归纳出重视用人。

(1)图一:秦朝;图二:明朝; 图三:元朝。(2)民本思潮:儒家,孔子(孟子 荀子);墨家,墨子。专制主义:法家,韩非(商鞅)。(3)开元盛世;唐玄宗经历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即位后励精图治;重视用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