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的领导者是谁?结合材料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北大的“三个兔子”发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基础。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归纳一个主题,并说说你的感悟。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2)孙中山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4)近代化的探索;感悟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③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起步艰难,曲折推进等。(言之有理就给分)

(1)根据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因此,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其性质是: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2)根据材料二“革命成功后,……共和政体成……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结合所学知识,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它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由此可知,材料二中“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其历史功绩是: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三个兔子”是指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属相都属兔。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它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由此可知,材料三中北大的“三个兔子”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其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题干中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它使我们深刻感受到: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③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起步艰难,曲折推进等。(言之有理就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