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0:05:53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设监州,与知州平列,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材料三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肯定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监州的设置针对什么问题,反映北宋什么政治趋向?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的核心思想,用建国初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史实加以印证。这些史实反映了新中国政治的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力运行的认识。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今中外的监察制度的发展。从通判的设置目的、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方面来分析。(1)材料“与知州平列”“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判的设置反映了北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材料“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败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第二小问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府工作的推动两个方面来分析。(3)从材料“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中共实行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这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具有中国特色.(4)从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只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管,加强制度建设,才能规范权力运行。

(1)防止地方官专权中央集权的加强(2)特点:政府高度重视(立法);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意义: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或使民意得到体现),有利于推动政府工作。(3)民主和监督。史实: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特点:具有中国特色(4)加强权力的监管,加强制度建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