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决定以《中华文

题目描述

【题目】经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决定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主题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合作探究,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文物古迹透神秘)

(1)补充表格的内容。

 

 

 

发现地点|

名称

特征

北京周口店

 

已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会人工取火

 

半坡遗址

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并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河南安阳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

 

 

(文化传承追溯源)

(2)下图的历史人物是谁?生活在什么时期?他创立了什么学派?与他有关的一本著作是?

(艺术瑰宝放光辉)

(3)举出两例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石窟。被称为“书圣”的著名书法家是?

(对外交流显国威)

张骞第二次出使是在元狩四年,匈奴新败后。这回的目的是乌孙。……武帝以为然,因派张蕃再度出使。骞至乌孙,未达目的,于元鼎二年归还,但乌孙也派了一行数十人跟他往汉朝报谢。这是西域人第一次来到汉朝的京都,窥见汉朝的伟大。

——张荫麟《上古史》

(4)材料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事件后,出现了一条沟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道路,称之为?

答案解析

(1)从上到下分别是山顶洞人、陕西西安、司母戊鼎(后母戊鼎)(2)孔子;春秋;儒家;《论语》。(3)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任举两例);王羲之(4)张赛出使西城(张赛通西域);丝绸之路。

(1)根据所学可知: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会人工取火。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并饲养猪和狗等家畜。河南安阳司母戊鼎(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故从上到下分别是山顶洞人、陕西西安、司母戊鼎(后母戊鼎)。(2)根据所学可知:这是孔子;他生活在春秋,是儒家创始人,代表作是《论语》。(3)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石窟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任举两例);书圣是王羲之。(4)根据所学和材料“张骞……武帝以为然,因派张骞再度出使……乌孙也派了一行数十人跟他往汉朝报谢。这是西域人第一次来到汉朝的京都,窥见汉朝的伟大”可知:这是张赛出使西城(张赛通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