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
题目描述
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据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
A.国民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B.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
C.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
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
答案解析
试题
:材料反映了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与“八字方针”相关,故而该青年又返回家乡务农,故本题选A。这是由于国家政策造成的,并非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B错误。材料并没有强调计划经济,C错误。该青年的工作调动是国家政策导致的,非其实业,D错误。 --------------------------------- 解析同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相关试题
882 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A治疗作用与
(单选题)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辆运输汽车原价12
(单选题)均质液体的密度等于()的比值。
(判断题)书法的繁荣期是从元明之后开始的.
(单选题)在通信专业中,“调制”英文通常翻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告诉我们(
【多选题】 按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
(单选题)原发性纤溶时可见()。
下列哪些做法属于安慰他人的好方法
我们生活中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经济生活道理。下
每个人都在建立着( )他人的“知识体系”答案
【单选题】 小细胞肺癌应当采取的综合治疗方式
人类的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理想,统计数字
填入下面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时我
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已不具备粮食收购条件或拒不
1992年10月,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
对无效合同所形成的财产后果,可以采取()措施
放大电路的频率补偿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方法?
准时化JIT的本质是一个()的生产系统。
室内台阶的踏步数不应少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