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朱熹认为,“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隋唐遂专以文词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积之于今,流弊已极,其势不可以不变。”“其所以教者,既不本于德行之实;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至于甚弊。则其所谓空言者。又皆怪妄无稽,而适足以败坏学者之心志,是以人才日衰,风俗日薄”。因此,他“尝思之,必欲乘时改制”,“尽革其末流之弊”。
材料二针对当时科举考试的情况,朱熹提出学习的内容,应该主要是“明人伦”,“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此而已”。而不是记诵词章;应该是“求治世之道”,而不是只为科举取士。他说:“圣朝教育人才之意,凡使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于区区课试之间”;而是要学习与懂得修身治己的做人道理。朱熹还认为,“学经以探圣人之心,考史以验时事之变”,历史上的“古今兴亡治乱得失”,“礼乐制度、天文地理、兵谋刑法之属,亦皆当所须而不可阙,皆不可以不之习也”,从而使“士无不通之经,无不习之史,皆可为当世之用矣”。
——均摘编自张全明《论朱熹对科举态度的三次转变及其改革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教育改革方案的主张。
答案解析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而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是以人材日衰,风俗日薄”等关键信息可知,科举制存在的问题是为追求高官厚禄而参加科举,过于功利;重视文章写作,忽视对德行的考察;学习内容空洞无用;败坏社会风气;选才质量下降。
(1)存在的问题:为追求高官厚禄而参加科举,过于功利;重视文章写作,忽视对德行的考察;学习内容空洞无用;败坏社会风气;选才质量下降。(2)主要主张:学习与修身相结合;提倡务实,反对空言;注重治世之道,轻视诗词格律;重视全面学习。
相关试题
53某公司生产销售一款新车,该车在有些新设计
承担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多选题)现代标准化的特征包括()。
(判断题)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改善了制冷机的润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代人都有自己
(单选题)研究用显微镜物镜性能最好的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
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
12. 高血压脑出血考虑手术,禁忌证不包括(
1、采用变调的火灾声警报器的变调周期应在0.
下列成语中,源于赵匡胤陈桥兵变故事的是( )
某一采煤工作面, 由于基本顶冒落将采空区的瓦
无论学习能力较强还是较弱的学生,都能达到某项
东瓯的泥土与水色与魏晋名士的________
部门不同结构的数据要备份在市电子政务平台的数
对下列( )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应进行必
在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亦即荷
乘坐主人驾驶的轿车时 , 最重要的是()。
193.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生产安
花公式中:心皮2,合生,一室的表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