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9:59:10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懈努力。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不懈努力。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主要是器物),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现在的农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都是替地主来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三  毛泽东说:“我们插牌子,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来,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开小差跑回家去。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

——陈士榘《打土豪分田地》

材料四  可能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特别要注意,根本的一条是改革开放不能丢,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近代学习西方的三个阶段),并分别举一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中共成功探索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邓小平关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方法。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各种思想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根据“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当为伦理问题”可知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上主要经历了器物,以洋务运动为代表;制度,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代表;思想文化,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2)根据“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可知中山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主要主张是“耕者有其田”。他的这个主张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3)根据“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可知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看法是打土豪,分田地,争取农民群众的支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4)根据“们的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持改革开放才能抓住时机上台阶”可知邓小平关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方法是保持稳定,坚持改革开放。(5)结合材料内容个所学可知,近代以来各种思想的产生都是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产生的结果,思想内容必须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言之有理即可。

(1)由技术到制度到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影响: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3)看法:打土豪、分田地,以争取群众的支持。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或井冈山道路)(4)保持稳步前进;坚持改革开放。(5)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