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8:41:29

材料一:我国制造业现状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我国制造业现状

产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技术状况

能源消耗

约占世界的20%,连续4年保持全球制造业第一

在500余中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

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高端芯片,几乎全部高档发动机都依靠进口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燃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

材料二:目前我国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1万人,短缺105 .8万人,这为我们今后职业选择提供了更产的方向。而要成为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工匠精神”:一种代表着-丝不苟、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专注精神。

(1)当今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请概括材料一佐证这一观点。(4分)

(2)面对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我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4分、

(3)材料二对初中生未来的择业和工作有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的科技现状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中国的制造业的现状,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科技现状,对于图表问题,要认真分析图表的表头、表格内容和标注,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横比找成就,纵比找差距。从“产出和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可以看出制造业;出和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大”;从“技术状况和能源消耗”可以看出核心技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耗高,对环境污染大,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不强”。(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们可以对设问进行题型转化,“我国如何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即教材中的怎样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再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从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等方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解决能源消耗大的问题。(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择业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认真分析材料,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从材料中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中学生在择业时,注意从社会需要,自身实际,以及敬业精神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①中国制造业的“大”主要表现在:制造业产出和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一。(2分)②中国制造业的“不强”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耗高,对环境污染大。(2分)(2)①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加强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2分)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2分)(3)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都能出人才;我们要认清时代要求,立足自身实际,找到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1分)②工作中要树立敬业精神。(1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